English

引进,不仅仅是拿来

2001-03-14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洋教材已经拿来了,尽管数量很少,尽管在一些很窄的领域,但毕竟开始了中国大学使用原装进口教材的第一步。原版教材无论内容、包装,绝大部分都是国内教材难以匹敌的,对于本地教材来说,是福,是祸?业内人士认为,引进洋教材暂时是不会冲击国内教材市场,一是读者群有限;其次是价格限制。

清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蔡鸿程说,高校开始使用原版教材和外语授课,是很好的事情,是中国未来高教发展走向国际化的一个步骤。我们作为出版单位来说,就应该积极主动,争取国外教材的授权,及时引进国内需要的最新好教材,尽量减少国家外汇支出和读者个人的负担。我们将根据高校课程发展的需要,主动引进一些参考书,依靠工科学府的优势,引进一批书,介绍给读者,不只是清华用,而是面向国内的消费者。

引进教材不会冲击国内教材,其数量较少,长远来说会促进国内教材的发展,在引进的过程中,把国外的好教材翻译过来,就会有一个消化的过程。就像其他产业一样,引进外国的先进东西,可以节约成本,关键要能吸收和创新。只有创新才能达到引进的根本目的,创造出有自主产权的产品,增强自己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。

当然,在引进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,有一些教材,如果原版进口数量相对较大的,其出版机构就不会轻易给引进权。这要靠市场来调节,如果引进后印数有一定的数量,又能扩大其影响,这样就相对好一些。

四川大学王教授说了个例子,他说:自己在国外做访问学者,回国时背了一包国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,而这些书拿回来用往往会出现“水土不服”的现象,不是学生用不了,就是老师水平有限。

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图书部教材科负责人应仲丰透露,大家普遍反映目前我国的国产教材已经严重滞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,迫切需要改革,而适当引进和借鉴国外名牌大学的原版教材,无疑是拉近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的一条捷径。

“适当引进一些国外优秀原版教材,主要是考虑到我们的一些课程比较闭塞,特别是部分课本内容陈旧,跟不上前沿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先进水平,同时与国外的交流也不够。”清华大学教务处黄处长告诉记者。

中国进入“WTO”后,国外优秀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将会大量涌入国内,以更鲜活的面孔接近我们,教材大战也将随即展开,因此我国高校借鉴国外成果并尽快建设符合中国国情、有自己特色的精品教材体系已经刻不容缓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